"胡爷,您是知道的,卑职平时最多对付几个会些拳脚的护院。"
"突然撞上这么一帮悍匪,差点没把卑职吓死!"
"所以审问时,我们是真下了狠功夫的!"
说到这儿,李福禄挺直腰杆,神色郑重道:
"经查,幕后主使是周廷恩,此人年仅十九,久居苏州。"
"其母乃李善长堂妹,因与李善长关系亲近,私下对这外甥多有照拂。"
"只不过,周廷恩是李善长最小的外甥,自幼养在周氏老家,李善长案发时才侥幸漏网。"
"但这人记仇得很,借着周氏在苏州的势力和钱财,不仅结交江湖人士,还拉拢了卫所千户。"
"通过那千户牵线,他暗中收罗了一批元末陈友谅旧部。"
"这帮人上过战场,沾过血,除了打仗杀人,找不到正经活路,最终跟周廷恩混到了一处。"
"这次袭杀,其实已是周廷恩第二次动手。"
"早前为试这帮人的能耐,他指使他们在当地灭了一户与周氏有仇的豪商满门。"
"因那次灭门案未能查到他头上,他便以为锦衣卫不过如此,愈发肆无忌惮。"
李福禄说到此处,冷笑几声。
显然,周廷恩对锦衣卫的轻视,让他至今耿耿于怀。
要知道,锦衣卫的职位可是世袭的——
这碗饭,他李家世世代代都能端。
看不起锦衣卫,不就是看不起他李福禄?
别看在锦衣卫衙门里他像条咸鱼,还顶着胆小怕死的名头,但这可不代表他没本事。
“哎,偏偏赶上周廷恩正在苏州闹腾,您胡大人却刚好去了那儿!”
“要命的是您虽然没大张旗鼓,可也没刻意隐藏行踪啊!”
“结果就让周廷恩盯上了!”
“这厮一直在暗中谋划要取您性命!”
“幸好当时锦衣卫千户所的人还有我们都守在您身边,您又常与知府衙门来往。”
“周廷恩只能按兵不动。”
“直到我们返程时,他才找到下手机会!”
“可笑这周廷恩自以为足智多谋、手下能人辈出,却连您的情报都弄错了。”
“您被紧急召回京城的事他全然不知,还以为卑职护送回京的船上坐的是您呢!”
听到这里,胡大老爷眉头微蹙。
他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李福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