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子嗣,在马皇后眼中,不过是妾室所出。
说到底,皆为庶子。
平日里照拂一二,是她作为主母的本分。
毕竟朱家基业庞大,无论如何分封,终究会由她的儿子朱标继承。
可今日朱标一番话,彻底揭开了这层遮羞布。
那些宗室庶子非但未能成为朱标的助力,反成依附朱家吸血的蛀虫。
长此以往,这些人迟早会拖垮朱标,甚至酿成大祸!
这还了得?
于一位母亲而言,庶子与亲戚家的孩子并无二致!
或许还不如。
如今这些庶子竟威胁到她最疼爱的长子的家业传承,还有何可犹豫的?
难道因她素日慈和,便以为马皇后毫无手段?
纵使朱元璋在宫中杖毙内侍不在少数,
但马皇后处置的宫女、内侍,数量实则更多。
这位历经战乱、执掌后宫的女子,若你未负她,
她便是天下最贤德的皇后。
可若你触及她的逆鳞,甚至危及她儿子的家业继承,
你便会见识到何为将门之女的雷霆手段。
马皇后端坐床榻,面色变幻不定。沉思片刻后,她起身行至案前,提笔写下两封密信。
皇后不紧不慢地从案几旁的暗格中取出象征六宫之主的凤印,蘸了朱砂后重重盖在信笺上。她端详着眼前两封墨迹未干的书信,亲自装入锦囊,转头对身旁的宫人吩咐道:
"速遣驿骑送至晋王、燕王府邸。"
"就说本宫有十万火急之事,命他们即刻返京!"
"奴婢遵命。"
听到皇后用上这般郑重的自称,侍立在侧的宫人们个个噤若寒蝉,哪敢多问半句,忙不迭地领命退下。
可这封密信刚出宫门,转眼便呈到了朱元璋的御案前。烛影摇红中,皇帝盯着信笺上寥寥数语,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吾儿速归!汝父欲令庶子夺嫡,速回京助母兄!"
两封信内容如出一辙,偏偏就是这短短二十余字,让朱元璋握着信笺的手背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