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您的名声就不重要?”
朱元璋见儿子朱标竟敢顶撞自己,顿时火冒三丈。
然而,不等他开口,朱标抢先说道:
“爹,您想想,这些事本就是对大明有益的,为何不做?”
“您说要亲自推行新政,儿子并无异议。”
“并非不顾及您的名声,而是儿子认为,这样的改革牵涉太广,影响只怕要延续数十年。”
“若没有咱们父子两代君王的坚持,恐怕难以长久。”
“况且,您是开国皇帝,有些事您能强硬推行,可儿子日后继位,未必压得住!”
“所以,儿子认为,若这些政策确实可行,不如咱们现在就着手推行!”
朱元璋低头翻了翻那本厚厚的奏疏,又抬眼看了看朱标,咂了咂嘴。
“啧,原来咱刚才想岔了!”
“咱还当你是在为自己登基后铺路,正想劝你两句。”
“结果,这摊子事是给咱准备的?”
“哈哈,合着这些活儿本来就得咱来干?”
“老话说养儿如还债,果然不假!”
“咱家标儿可真孝顺!”
见朱元璋阴阳怪气的模样,朱标不好接话,可马皇后却不惯着他,直接瞪了过去。
“重八,你给我好好说话!”
“我不知你们爷俩在商议什么政策,若真对大明有利,那就抓紧办!”
“可要是风险太大,弊大于利,那你们父子谁都不许碰!”
“咱们家犯不着冒险!”
得!
皇后一发话,争执立刻平息。
朱元璋讪讪一笑,凑到马皇后跟前哄了几句,这才转头看向朱标。
“标儿,咱最后问你一次,你真要把这些事全揽下来?”
“一旦开始,咱们父子可都没有退路了!”
朱标郑重点头:
“爹,孩儿既然知晓此事,又岂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