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父子的决策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很科学的。
小阁老严世蕃头脑灵活,擅长出谋划策;而老首辅严嵩善于揣摩人心,尤其更为熟悉嘉靖皇帝,总能做出“合理”决断。
听到严世蕃的建议后,严嵩斟酌着说:“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如今帝君进入老年,真正让帝君关注的已经不是什么军国大事。
在我看来,目前帝君心中在乎的只有两种事情,一是长生,二是脸面。
长生之事虚无缥缈,我们也无法验证,所以只能在脸面上下功夫了。
所以你说得对,三大殿重修工程本质上也是脸面问题,如果我们在这里失了帝君之意,那就必须要在另外地方找补回来。
先前白百户上书请修白路,以此作为嘉靖朝四十周年献礼工程。
这个创意是极好的,只是技术上真的可行?白姓小百户真能修出那样的白色硬面道路?”
严嵩严首辅不问能否把项目“争取”过来,只担心技术上做不到。
严世蕃答道:“当初我曾经与白姓小百户接触过,这是个能发明赢学的聪明人。
他这样的人不会这么找死,故意冒着欺君之罪风险,虚报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项目。
所以我敢料定,所谓白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我打听过了,白百户已经开始着手研制了。”
说着说着,严世蕃忽然又笑了,“可笑陆炳聪明反被聪明误,与这样好的项目失之交臂,把机会留给了我们。”
当时陆炳为了打压创作了平倭凯歌的白榆,在皇帝面前进了几句谗言。
即便陆炳脸皮再厚,现在也不好硬蹭献礼工程。
最后严嵩吩咐说:“你去做吧,就两件事情。
第一,不惜代价将白百户的献礼工程争取过来,如果白百户始终不肯配合,就把他换了!
这件事情非常给帝君增光添彩,如果能为我们所用,当然可以挽回失分,阻止下坠之势,所以这是稳住形势的关键。
第二,三大殿正式竣工之前不要做蠢事,不要触及帝君底线。
等三大殿竣工后,或者明年开春时,就要想尽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反击!
让世人知道我严嵩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严世蕃回应道:“由我办事,父亲但请放心!”
此时的白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严嵩父子“盯”上了。
他当初投嘉靖皇帝所好,上书提出“献礼工程”概念,并且奏请研制新式凝土铺路技术,纯粹就是为了借用皇权之势抵抗陆炳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