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为什么一定要将火炮调到左路,从左路进攻魏军的右路呢?
难道不可以把火炮集中放在右路,跟魏军主力对轰?
既然大将军炮占据优势,又何必多此一举?
因为魏军兵力上占据优势!
不是魏程的兵力,而是整个赵州的魏军,兵力上依旧占据优势。
那么李彦在邯郸会战中,就必须考虑将战损降到最低。
这个操作难度的确很高,但执行下去,集中火力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可以事半功倍。
一旦魏军右路被打崩,魏程的中路将暴露在夏军的兵锋下,并且中路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这一点,李彦是借鉴了拿破仑的战术。
拿破仑打仗核心有三点:一是行军速度是敌军的三倍;二是侦查信息要缜密;三是分兵拆解敌人,等敌人被拆解后,他快速集中火力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
这种战术对士兵的要求也非常高,但如果执行得好,那就等于将地方摁在地上来回摩擦。
尤其是喜欢大量火炮放在一起作战。
此时夏军的左路便是如此,大量的火炮在步兵的掩护下,快速想魏军的右路推进。
“陛下!夏军左路向我军右路发起进攻了!”
“多少兵马?”
“大约三千多人!”
“才三千多人,朕还以为夏主会玩出什么新战术,他难道认为三千多人可以破阵的右路?”魏程不以为然,“朕这里可都是精锐!”
他话音刚落,只听到那个方向传来一阵火炮的轰鸣。
轰轰……
声音在平原上回响。
远处乡里的百姓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偶尔有小孩偷跑出去看,被父母拧着耳朵拉了回去。
村子里是一片死寂,连狗子都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什么声音?”魏程立刻眺望过去,心头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