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三皇子为太子一事被搁置后,宁贵妃虽心里不甘,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明年再提起这事。这几年里,她一定要让三皇子成为太子。
宫里没有大公主这个对手,宁贵妃又把主意打到后宫管理权上。
之前因为跟大公主斗法,宁贵妃暂时没有心思跟皇后抢后宫管理权。如今,大公主被送去寺庙修行,皇太后又不在宫中。没有皇太后的撑腰,皇后就什么都不是,此时正是抢夺后宫管理权的好时机。
宁贵妃原以为抢回后宫管理权一事很简单,没想到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顺利。是她小看了皇后。
皇后早就料到大公主被送去寺庙修行后,宁贵妃就要抢她手中的后宫管理权,她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这些时日,宁贵妃接二连三地对皇后发难,但都被皇后轻易化解,这可把宁贵妃气的不轻。
皇后也不是软柿子,被宁贵妃找茬后,就开始反击。她收集,并整理了宁贵妃管理后宫时做的假账,拿给了景隆帝看。
景隆帝看了后,狠狠地训斥了宁贵妃一番。之前,因为朝臣提议立赵王殿下为太子一事,惹得景隆帝对宁贵妃和英国公府很不满。
这几年来,宁贵妃和英国公府一直派人提议立太子一事,甚至还故意让他们提议立齐王殿下为太子,试探景隆帝的态度,这让景隆帝很是不悦。
提议立太子一事,又加上做假账一事,让景隆帝非常生气。他不仅训斥了宁贵妃一番,还让宁贵妃闭门反省。没有他的允许,宁贵妃不能随意出入永寿宫。
这是宁贵妃第一次被景隆帝罚闭门思过。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耻辱,但对后宫妃嫔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宁贵妃虽比不上先帝时期的越贵妃嚣张跋扈,但在景隆帝的后宫里,宁贵妃是极为猖狂的。
现在看到宁贵妃倒霉,其他妃嫔自然幸灾乐祸。
永寿宫里,宁贵妃气的发了好大一通火。
田嬷嬷端来一杯降火茶,劝说道:“娘娘,气大伤身,您喝口茶消消气。”
宁贵妃也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她压下心头的怒火,接过茶盏喝菊花降火茶。喝了几口茶后,宁贵妃心中的怒火稍微减少了些。
“本宫真是小看了皇后。”从宁贵妃嫁给景隆帝,她就没有把皇后放在眼里。在她眼里,皇后什么都不是。
即使这两年,皇后和苏玉瑶一起管理后宫,宁贵妃依旧没有把皇后当做一回事。在她看来,皇后之所以能管理好后宫,是因为皇太后撑腰的缘故。
宁贵妃原以为没有皇太后的撑腰,她轻轻松松就能拿捏皇后,没想到并不如此。
“娘娘,皇后娘娘这几年一直跟在皇太后身边,多多少少得到皇太后的教导,自然与以往不一样了。”田嬷嬷道,“老奴觉得您这次被皇上惩罚,主要是因为皇上对提议立赵王殿下为太子一事不满。”
宁贵妃自然知道,所以她不仅对皇后不满,对景隆帝更加不满。
“提议立太子一事本就正常,他不满什么?难道他打算一辈子不立太子吗?”
“娘娘,这些年只要提立太子一事,皇上就不高兴,老奴瞧着皇上暂时没有立太子的打算。”
宁贵妃想到某种可能,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难不成他想要立昭妃的儿子为太子?”
“不可能吧。”如今皇上还没有亲政,朝中大权掌握在苏家人的手中。两位苏太傅迟迟不让皇上亲政,皇上不可能不恨两位苏太傅,怎么可能愿意立昭妃的儿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