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子果然蹙眉侧目。
待听得杨炯侃侃而谈“雷霆皆在心念间”,终于忍不住冷哼:“无知妄语!符箓乃天地法则显化,岂是心念可代?”
杨炯要的就是他搭话,当即转身稽首:“原来是茅山掌教。贫道浅见,让前辈见笑了。”
凌虚子冷眼打量他:“你是何人门下?”
“家师隐修海外,道号不足为外人道。”杨炯故意说得含糊,“只是常教导说:万法归一,符咒不过途径耳。”
这话暗合上清高义,凌虚子果然嗤笑:“又是上清余孽!尔等终日空谈‘心即是道’,可画得出半道真符?”
附近几个茅山弟子哄笑起来。
杨炯不恼反笑:“画符贫道不会,但可向前辈演示,何谓‘无符之法’。”
这般说着,他忽指向天际,“前辈请看那朵乌云。”
众人仰头,但见月明星稀,哪有乌云?
凌虚子正待讥讽,忽见杨炯袖中飞出一道黄符,无火自燃,几乎同时,远处天边真的滚来一团乌云,隐隐有雷声轰鸣。
全场哗然!凌虚子也陡然变色:“你……”
“贫道方才焚的是张普通净心符。”杨炯微笑,“乌云乃巧合耳。但请问前辈,若心念不足以动天地,为何众人见符火便预期天变?又为何天真的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环视震惊的众人,缓缓道:“符咒之力,半在天地灵应,半在人心共识。这便是‘无符之符’的最高境界。”
凌虚子怔在当场,半晌无言。
众修士交头接耳,恍然迷惑。
赵清漪在一旁看得目眩神迷,喃喃道:“无符之符……真道法也!”
杨炯暗舒口气,哪来的什么呼风唤雨,不过是让李澈早观测到今夜有雷雨,又用磷粉在符纸做了手脚罢了。但这套说辞,正好戳中道门千年争议。
正得意间,忽听钟声再响。
司仪高呼:“恭迎金丹派掌教——!”
“恭迎三一教教主——!”
“恭迎南少林方丈——!”
“恭迎闾山派掌教玄冥真人!”
一个个名号响彻云霄,南方武林巨头陆续登场。
赵清漪三人慌忙整装拜倒。
杨炯抬眼望去,但见个黑袍老道缓步登坛,面如金纸,目似寒星,周身散发着阴冷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