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要爱一行。
弘治皇帝直接拿过账本,凭借着多年来看账的功力很快就找到了整理的路线开始整起来。
手头忙碌着,嘴里还能抽空和冯老板进行闲聊。
似是无意,弘治皇帝说着说着突然问道:“乐亭当年我也来过,这里不是也挺苦的吗,为何现在这般繁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冯老板见到自己账务的烂摊子有人接手处理了此刻心情敞开无比,见弘治皇帝问起那自然也是乐的跟他相聊。
“这事啊,那可多亏了二位殿下,多亏了镇国府,多亏了县太爷他们。”
弘治皇帝好奇的看向冯老板:“哦?”
“黄先生你是不知道,当年俺们这那叫一个贫苦。又临近边境又要防海寇,就算几十年来朝廷迁移过来不少百姓,但大家伙的心都没有定的。”
“太苦了,苦的让人都没什么盼头。”
“就算是后来京城、天津卫因为镇国府的原因有了大发展有做工赚钱的机会,但因为户籍原因俺们也无法轻易离开乐亭。”
“直到!”
冯老板眼睛一亮。
“直到新的县太爷就任,说是要搞什么改革,乐亭是其中一个试点。”
“那时候咱们这的人也不知道啥改革不改革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因此日子更难过。”
“谁曾想,县太爷又是带人亲自下地教我们土豆、红薯这些新作物的培育方式,又是重新规划了布局跟镇国钱庄贷款修了路,还跟天津卫进行了合作,让我们这都百姓有机会去天津卫做工,也让当地成为了天津卫发展的储备力量。”
“天津卫发展的越好,越能带动我们这发展。”
“后来,新一任县太爷上任,又延续了上一任县太爷的主张,继续推进改革,推进匠人的规范化登记发展,还因此承包了一些跟朝鲜那边的基础业务加工。”
“乐亭的日子,这才在这十年里慢慢好了起来。”
言语中,冯老板满满的推崇。
按他的话说,能赶上这样的县太爷,这样的改革政策,是他们乐亭的福气。
弘治皇帝眼神中闪过一抹思索。
“跟奏疏里更不同了,且先继续看看吧。”
他低头,继续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有意无意的同他的便宜老板谈论起乐亭近些年的发展问题。
老冯也是性情,话绝对不掉在地上,谈啥说啥甚至还附上了些自己的见解。
聊政治,男人都是认真的。
一碟花生半盅酒,明天枪毙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