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不是最早使用间谍,去获取情报的帝国,但是绝对是规模最大的,蒙古人设置了万人级别的情报体系,这数量是历史上第一的。
蒙古的这支情报人员,还分类设置了探马赤军、内间、死间、生间、战前反间、几类细作间谍。
蒙古的间谍不限蒙古人,还用了大量汉人、女真人、欧罗巴人种,先训练,再派遣去刺探军情、绘制地图、收买官员、散布谣言、刺杀官员、渗透制造破坏等等。
忽必烈设“枢密院探马赤军”,统一管理间谍网络,欧洲、西亚、中原分别设置情报中心站,战前渗透制度化,一律以情报主导战略决策。
如迦勒迦河之战,迂回突袭,间谍提前破坏桥梁,误导了敌军布防。
心理战,如撒马尔汗,散播守将叛变,瓦解抵抗意志。
攻城战,如襄阳,策反降将提供水道图,切断补给线。
进攻南宋,原本历史很多名将,都选择先进攻拿下整个四川,四川主体长江河流上游,蒙古人当初在诸多情报综合分析下,选择拿下南宋,必须先进攻襄阳的结论。
襄阳位属大巴山与大别山以东的汉水中游平原,蒙古人拿下成都后,不急着攻占四川全境,立刻集中兵力围攻襄阳。
拿下了襄阳,就切断了汉水与长江的水道联通,切断四川与江南的联合。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
蒙古攻打南宋,反间战前策反的将领与官员,达到一百四十多人之多。
情报体系,在蒙古国,属于战略核心级别的存在。
……………
听完李青秋分析蒙古人使用间谍的历史,皇上点点头,神情严肃的道:“元朝能打下如此辽阔的疆土,原来并非只凭骑兵一个优势。”
皇上坐回椅子,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悠悠的问了一句似乎跟蒙古人无关的事,道:“年初到现在,燕王府、蜀王府、楚王府都增加了不少人吧?”
雁七、应冷本来就跪着,听皇上如此说,头压得更低了,没人敢站出来回答。
李青秋、马熙、左镇也都沉默不语。
“戴权,你今晚回京城,替朕传口谕给燕王与蜀王,这蒙古在京城的碟间细作,就交给他们俩去查了,谁先挖到蒙古人的碟间细作的窝,谁可记做首功,来年春节大祀祭拜皇家宗庙,朕可允许他,代朕去祭拜。”
嘶!
………
春节大祀祭拜皇家宗族,是皇上领着众皇族祭拜的,皇上如若有事,或者身体有碍,是太子代替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