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医术无双: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 第619章 两条道路,同时驾驭(第2页)

第619章 两条道路,同时驾驭(第2页)

另一封则是发给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李教授,询问能否协助分析即将获得的单细胞测序数据。

发完邮件,陆安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科研进度表上。

红、蓝、绿三色磁贴密密麻麻地排布着,记录着各项实验的完成情况。

他伸手调整了几枚磁贴的位置,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节点。

抗体最快什么时候能到货?

流式实验需要几天?

数据分析又要多久?

国自然的战场上,每一份数据、每一次合作都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陆安很清楚,在这个级别的科研竞赛中,光有好的想法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过硬的预实验数据、严谨的研究方案,以及能够证明团队执行力的佐证。

他重新坐直身体,打开申报书的初稿,开始逐字逐句地推敲立项依据部分的表述。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的灯光成为整层楼为数不多的亮光之一。

桌上的茶已经凉了,但陆安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屏幕上,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的倒计时。

……

尽管科研任务繁重,陆安依然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回急诊科查房。

这个习惯从他成为带组医生时就养成了,如今即使身兼数职也从未间断。

最初,急诊科的医生们并不适应陆安的查房方式。

因为陆安不喜欢走马观花地巡视病房,而是会随机挑选几个重点病例,带着全组医生在病床前一站就是半小时。

从病史问到查体,从用药问到护理,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年轻医生们常常被问得额头冒汗,护士站的护士们私下都称这是“魔鬼查房”。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己临床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恰恰就是陆安查房的那天。

那些被反复追问的鉴别诊断思路,那些被强调的危急值预警指标,都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诊疗习惯。

现在每到陆安查房的日子,值班医生都会提前准备好病例资料,甚至有人会特意调班来参加。

这天早晨的交班会上,杨泽仁正在汇报夜班收治的重症患者。

“昨晚接诊一名45岁男性,主诉突发上腹痛6小时。CT提示肝右叶3cm占位伴腹腔积血,AFP>1000,考虑肝癌破裂出血,已经做了急诊介入栓塞。”

陆安站在投影前,仔细查看患者的增强CT影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