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节,可没有探测器。
高楷置之一笑:“按我所说照办即可。”
随后,他圈出一个个节点,命人扎起营帐,将其笼罩在内。
帐中空无一人,只让士卒在外走动,作为掩饰。
众人皆惊疑不定,惟有孙伯端瞧出几分端倪。
“大王果有天命在身,竟能洞察玄机。”
吕洪暗中传音:“师兄,袁文毅气运如何?”
孙伯端面露惊叹:“当今天下,秦、吴二国划分南北而治。”
“我秦国气运昌隆,吴国却也不弱。”
“按理来说,吴国气运应汇聚于袁弘道身上,却不知为何,袁文毅竟更胜一筹。”
“怎会如此?”吕洪大吃一惊,“袁弘道才是吴王,袁文毅不过是他次子,为何气运更盛?”
孙伯端压低声音:“听闻,袁弘道年事已高,时常缠绵病榻,恐怕寿数不永。”
“吴国内部,必有夺位之争。”
“世子袁文焕仁弱,不比袁文毅武功更盛,气运汇聚他身上,倒也情有可原。”
毕竟,这大争之世,尚需马上皇帝,而非太平天子。
吕洪骇然:“如此说来,袁文毅才是南朝潜龙。”
孙伯端微微摇头:“江南人杰地灵,草莽之中,不知有多少豪雄。”
“便说这金陵,亦有数道天子气,叫人费解。”
吕洪眸光一闪:“看来,南朝必有大乱。”
孙伯端颔首:“惟有斩尽潜龙,收拢气运于一身,才能与大王抗衡。”
“不过,时间不等人。”
“袁文毅纵然气运勃发,盖过大王风头,但底蕴尚浅,只是一时之兴。”
吕洪笑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王扫平北方群雄,坐拥天下十道,绝非一南朝潜龙可压制。”
……
月色朦胧,微风送爽,蝉鸣蛙叫之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