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等人都知道张世康的为人,明白张世康绝不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跟他们开玩笑。
也是因为这样,宋应星等人即使对很多概念感觉匪夷所思,却并不认为那些概念是天方夜谭。
因为里面也有不少概念,是张世康曾对他们说过的。
比如里面说的某些关于化学的实验,都要用到一个叫做烧杯的东西。
而烧杯便是使用玻璃制成,玻璃是一种很稳定的惰性物质,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是化学实验的最佳器具。
张世康早在让宋应星研制玻璃时,便曾跟他说过玻璃的重要性。
而如今,制造总局单单是玻璃工坊,就拥有了数百的工人。
除此之外玻璃不仅被制作成镜子,还制作成窗户、烧杯、试管、放大镜、望远镜、老花镜等等等等。
而这些实践,与张世康在答案之书中所叙述的完全相符。
除此之外,张世康还在那本书里,修正了万历年间利玛窦献给朝廷的世界地图,也即坤舆万国全图。
不止如此,张世康甚至在南北美洲以及澳洲的位置,标注了金矿、银矿的标识。
这就更令王徵等人震惊了,他们看向张世康的眼神,从不可思议到敬仰,到了最后竟然生出一种敬畏的思绪来。
一个人,真的能了解这么多科目吗?
可是他才二十岁出头呀?
殿下究竟是什么人?又是如何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概念?
一边看书,众人对张世康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他们也都听说了前几日早朝发生的事情,知道当今陛下一直都十分信任张世康,甚至已经达到了宠溺的地步。
可是如今看来,殿下他都是值得的呀!
莫说是殿下,就是算他们,拥有这样厉害的良才,也会努力的去请教。
大明朝之所以能在几年的时间里,从内忧外患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天下太平欣欣向荣,就足以证明殿下的能耐。
在宋应星等人剧烈的头脑风暴时,张世康反倒有些无聊的喝着茶水。
答案之书当然是他的得意之作,但其实也没什么太过得意的,毕竟那些知识都是人类数百上千年的智慧结晶。
后世的学者将其分门别类,压缩至了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里,而他无非就是复制粘贴罢了。
宋应星等人一边看书,时不时的瞄他,那眼神十分古怪,张世康觉着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