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准学子们,在刚来到这里时,都听过一个无数次的传言。
这里的一切,都是大明武英郡王所造就,这里的未来,也由武英郡王所指引。
武英郡王的威名响彻九州,但百闻不如一见,当他们看到这位传说中的郡王殿下如此年轻时,脸上都露出震惊神色。
如同宋应星等人第一次见到张世康时一样,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脑袋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竟然能做出如此多的成就。
与王徵等人的内敛不同,汤若望带着一群来投奔他的传教士们很是热络,在他的鼓动下,小广场内数百上千人齐声鼓掌。
而后汤若望看向张世康,示意他可以开始宣讲了。
张世康摆摆手,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他环视四周的学子,以及制造总局前来看热闹的中高级匠师。
这些人有的兴奋,有的平静内敛,更多的是激动。
“三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本王有幸被陛下任命为京营提督。”
张世康语气柔和,他讲一句,周围的扩音大喇叭就扯着大嗓门将他的话复述一遍。
张世康仿佛再次回到几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场景里,继续道:
“那时候,朝廷困顿,内忧外患,军营里缺粮缺饷。
即使是士兵们都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那些随军的匠户们,他们浑身破烂像是乞丐。
但是本王知道,朝廷想腾飞想中兴,永远也离不开那些匠户。
从那时起,本王就下定决心,振兴理工之学。
让天下匠户不再受户籍所累,让天下匠户不再被人瞧不起,让天下匠户昂起头来。
本王从军饷中挤出资金来,在当时的军营内单独划出几个营帐,于是那里,便成了一个独属于近卫军的研发工坊。
再后来,茅将军被我请来了这里。”
说着,张世康伸手指向了茅元仪,茅元仪立马抖擞了精神昂首挺胸起来。
“再后来,通过茅将军,本王又先后请来了宋先生、王先生等各领域翘楚,还有远自欧罗巴而来的汤若望教士。”
张世康冲宋应星等人报以微笑,宋应星等人拱手行礼。
“那时候的条件仍旧很艰苦,各个地方都需要银子,可是本王在那个时候就知道,军营里那个小小的科研工坊,总有一天,将成就大明中兴的基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张世康说的激动,他仿佛想起后世民族复兴时所经历的那些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