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臣要弹劾张世康,他瞒着陛下,让近卫军上下四处宣扬他的功劳,他还不让臣说。
他这是犯了欺君之罪呀陛下!
臣身为近卫军副元帅,陛下又赐臣铁券丹书,对臣有再造之恩,臣绝不会辜负陛下的圣恩。
是以,即使张世康为臣的大侄儿,臣还要要举报他、弹劾他!
欺君乃大罪!陛下当诛他九族!”
孙维藩越说越激动,一副与张世康划清界限,不,势不两立的派头,看的在场的王承恩等人一愣一愣的。
刘文柄不断地给孙维藩使眼色,意思是过了过了,用力过猛了。
崇祯皇帝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屁股,他甚至怀疑孙维藩来之前是不是喝大了。
但不论如何,无忌那小子在军中本来就威望很高,如今又去民间宣扬自己的功劳,总归是很让人怀疑的。
如今又是孙维藩这等级别的将帅举报,可信度自然也更高。
那小子究竟要干什么。
这是崇祯皇帝心里最大的疑问。
另一方面,他对孙维藩的说辞持严重怀疑的态度,他的演技太差了,逻辑都不通。
这演技,崇祯皇帝甚至觉得还不如自己。
欺君之罪,这罪名可大可小,若真付诸行动,满朝文武一个都活不成。
将张世康给诛了,谁来中兴大明?
靠你孙维藩吗?
还诛九族,你孙维藩一口一个我那大侄儿,就不怕朕连你也给一起诛了?
“你可有证据?”
“有有有!臣写了奏疏,这里面有我那大侄儿的罪证,证据确凿啊陛下!”
说着,孙维藩就将自己的奏疏呈了上去,崇祯皇帝粗略的扫了一眼,心里是五味杂陈。
那奏疏里,甚至写明了张世康吩咐手下所说的话。
大抵上都是让天下人知道,他们能躲过战乱,能拥有土地,能吃上饭,能躲过灾难,都是他张世康的功劳云云。
记录之细致,一看就不可能是编的,搞得崇祯皇帝也有些犯嘀咕。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崇祯皇帝皱眉道。
声音不大,似是在问孙维藩,又似是在自问。
毕竟崇祯皇帝自问,这几年虽然自己也曾犯过错,但整体上他自认对那小子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