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仍旧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在这件事上,他早已给自己打下了思想钢印。
他已梭哈,要么大明中兴,要么他以死谢罪,仅此而已。
方正化似乎已经明白天子的决绝,但身为家奴,尽忠乃是天职,他哭着恳求道:
“皇爷!皇爷三思呀!
武英郡王或许没有那个心思,但如今的局势,倘若近卫军、虎贲军的军将联合……”
“方总管,事情尚未发生,政治也无法假设。
倘若都以怀疑论人,那满朝文武是否也有在朝会时行刺的机会?
那是否要为了皇爷的安全取消朝会?
咱家看,方总管还是不要再说了。”
方正化话还没说完,便被王承恩给打断了。
王承恩知道方正化的性子,他担心方正化再这么耿直,或许皇爷真的会杀了他。
王承恩没有担任外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身为司礼监掌印,他几乎寸步不离的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知道对于皇爷而言,张世康就是逆鳞一般的存在。
当然,王承恩也并非乱说,他并不认为张世康有反心,并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他只是觉得大部分证据,都是近一个月才出现的。
这太奇怪了。
方正化还要继续死谏,王承恩叹了口气再度将他打断:
“王公公,你也是读过史书的人,咱家就问你,陈桥兵变时,你当真以为是赵匡胤的那些部下强迫他成为天子的吗?”
这句话掷地有声,以至于方正化愣了一下,崇祯皇帝也微微点了点头,明白了王承恩的言下之意。
说那些部下强给赵匡胤披黄袍,无非就是让赵匡胤脸上好看些,毕竟赵匡胤欺负人家柴家的孤儿寡母上位,说出去多难听。
赵匡胤要脸,又想当皇帝,于是,有了黄袍强加于身,有了陈桥兵变。
“无忌最懒,最怕麻烦。
他不想做的事,就是朕,也无法逼迫他去做。”崇祯皇帝终于舒展了眉头,他的声调并不高,显然是说给方正化听的。
就在刚才,他是真的动了杀心,倘若不是张世康提起过方正化的忠心,崇祯皇帝或许都不会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