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时起,崇祯皇帝便喜欢上了那个味道,他觉得尤其适合当下酒菜。
是的,自打后花园变成后菜园后,崇祯皇帝又有了新的癖好。
比如,除了肉类外,他只吃自己种的菜。
若不是在宫里养家禽、养鱼不容易隐藏,他甚至动过在太液池养鱼的念头。
还有后头的煤山,无忌曾告诉他,走地鸡最好吃,就是将鸡鸭放养在山上那样子。
但崇祯皇帝琢磨了一下,觉得不可行,这要是让朝臣们知道了,大概率是要死谏的。
毕竟煤山上若到处都是鸡粪,实在是太损皇家颜面了。
他并不想让朝臣知道后花园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有前车之鉴。
熹宗喜欢木匠活儿,世宗喜欢修道,再往上数,还有喜欢斗蛐蛐儿的,喜欢搞动物园的……
但最终无一例外,都被朝臣打上了荒废朝政的标签。
崇祯皇帝可不想也得个种菜皇帝的标签,因此,他的后菜园严禁任何人进入。
除了张世康,以及大伴王承恩。
财政状况缓解之后,崇祯皇帝的伙食也好了不少,每顿饭从原来的一荤一素,已经增至四菜一汤。
心情好的时候,甚至会赏赐重臣们午膳。
当然,午膳的菜品大多都是崇祯皇帝自己种出来的,他甚至还会让中官询问那些要臣们对菜品的反馈。
得到的几乎全是赞誉,说瓜果新鲜、味道一绝,夸张点的,还说从未吃过如此独特的菜品云云。
崇祯皇帝很高兴,这跟听到前线打了胜仗时的高兴还不一样。
前者是因为江山社稷,后者,则只是单纯的高兴,就好像某种东西被满足了一样。
在四等份田地的中央,崇祯皇帝也没有浪费,而是种上了冬瓜、倭瓜等应季时蔬。
崇祯皇帝有不懂的,便会让中官去趟制造总局,哦,大多数时候是去工农局的试验田里,找宋应星。
关于农事的,就没有宋应星不懂的。
崇祯皇帝将菜园子照顾的格外成功,而且没有耽误任何朝政。
奇怪的是,明明比之前做了更多的事情,可崇祯皇帝却觉得比之前还轻松,不仅体能有所提升,心情也比之前好了太多。
干的累了,崇祯皇帝就将张世康送给他的镀金锄头立起来,就那么双手按在锄头的末端杵着,微笑着望着自己的菜园子。
那模样,像极了收获后满足的老农。
这时,王承恩从菜园子门口进来,小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爷,方总管有事汇报,老奴让他在乾清宫外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