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的眉头皱起来,余平安那边的电台始终没有主动联系,看来电台的干电池已经耗尽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余平安一行人出了意外。
不过,程千帆判断这种可能性较低,有大哥卢兴戈带人护送余平安,只要不是中了敌人的埋伏,余平安的安全还是能得到较好的保证的。
他来到墙壁上,拉开帷幕,盯着墙上的地图看。
这是一副上海及其周边地图。
按照戴老板此前密电所说,余平安到了崑山。
从崑山到上海,约莫一百华里。
主要交通方式无外乎水路和陆路。
水路的话就是经吴淞江来沪上,从崑山来上海的水上交通繁忙,除了客船之外,便是渔民的船只,也愿意载了旅人,赚点米面钱。
除此之外,陆路就是沪宁铁路了,从崑山到上海,乘坐火车的话,约莫一个小时。
火车也是最省时间的。
“帆哥,我觉得‘大块头’不会坐火车。”李浩说道。
“说说看。”
“火车进出站检查严密,就是中途也会有日本兵和列车员检查。”李浩说道,“如果我是‘大块头’的话,我宁愿花几个钱,请船佬载一程。”
程千帆微微颔首,李浩的分析和他是不谋而合。
不过,若是余平安一行人选择搭乘渔民的船只进沪的话,那想要及时找到、联系上他们,那就比较困难了。
“通知豪仔,让他集合精干人手,随时待命。”程千帆想了想,果断下令道。
上海区出了此等大事,陈功书那个叛徒是知道余平安来上海的,这就注定了余平安此行是有不小的危险的。
他这边必须做好随时应变之准备。
一旦余平安出事,甚或是落入了敌人的手里,这对于他和整个上海特情处来说,都意味着可能的灭顶之灾。
……
此外,他还有一个担心,大哥是上海区的老人了,郑卫龙时期就在上海站,郑卫龙之上海站当时被破获,有些混蛋被捕后投敌叛变,他们是认识卢兴戈的。
或者可以说,卢兴戈被敌人认出来的几率,还要在余平安之上。
毕竟,见过余平安的人,投诚七十六号的汉奸中,应该只有陈功书、王鉄沐等寥寥数人。
见过卢兴戈的人数,显然要多一些。
他估摸着,七十六号那边必定会在各个码头、车站,以及一些旅馆公寓附近安插人手,暗中搜查,认人。
“明白。”李浩点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