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样的题目。
杜松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一个危险的针尖。
轰的一声,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同时引爆,炸得他头痛欲裂。
王鸣那个听起来头头是道,却被证明是狗屎的地域文化理论。
孙辉那个充满艺术家臆想,同样毫无用处的艺术随性理论。
还有他自己那个曾经引以为傲,现在想来可笑至极的笔画数理论。
这些被验证为错误的逻辑,此刻化作了无数只苍白的鬼手,从失败的深渊里伸出来,要将他死死拽回去,拖进那片混乱、绝望的泥潭。
一个尖利的声音在他脑子里疯狂嘶吼:
陷阱!这绝对是陷阱!他们已经用王鸣的失败证明了“水饺”是错误答案,导演组怎么可能还用同一个题目?他一定是想让我们反向思考!他知道我们会选“面条”,所以这次的正确答案一定是“水饺”!
不!
不能这么想!
杜松的牙关,狠狠咬合。
腮帮子的肌肉因为过度用力而虬结,绷出两道坚硬的棱线。
他强迫自己,用尽全部的意志力,将视线死死钉在那张卡片上。
他的视野里,只剩下那四个字。
水饺,格局大,象征团圆,文化属性重。
面条,格局小,代表日常,文化符号弱。
小。
柔。
美。
弱。
结论只有一个。
选面条!
这个念头,无比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可另一个声音,那个属于“顶尖音乐人杜松”的声音,却在他耳边疯狂地蛊惑:你疯了吗?你是个艺术家!你一辈子都在追求作品的深度、内涵和格局!你怎么能用这么肤浅、这么粗暴、这么没有逻辑的四个字去做判断?面条?它太平庸了!它没有灵魂!它配不上你的选择!
去你妈的灵魂!
杜松在心里,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咆哮出这五个字。
活下去!
活下去比任何狗屁的灵魂、狗屁的艺术都重要!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毫无畏惧地迎上了于敏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