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绝对不能再凭感觉猜了!”
杜松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看着一脸冷静的方一凡和许鑫,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的手掌,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拍了一下小小的桌面。
“两次了!两次都失败了!这证明什么?这证明我们所有基于‘猜测对方想法’的逻辑,全都是错的!全都是导演组预设的陷阱!”
许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标准!”杜松的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子弹,显示出他内心的焦灼与坚定,“一个绝对的、唯一的、不受任何主观情感和逻辑解读影响的标准!”
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一个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都能统一执行的硬性标准!”
方一凡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杜松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选笔画最少的那个选项!”
“啊?”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们想,”杜松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理性的光芒,“不管是煎饼烙饼,还是面条水饺,甚至是以后可能出现的任何词语选项,它们都有一个最客观、最不会引起歧义的物理属性——那就是笔画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煎饼’九画,‘烙饼’十画。我们当时就该统一选‘煎饼’!”
“‘面条’十七画,‘水饺’十三画。这次,我们就该统一选‘水饺’!”
“这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不涉及任何文化、情感、逻辑!导演组就算想破脑袋,也无法在这种硬性标准上做手脚!这是我们唯一能自己掌握的规则!”
【卧槽!杜松牛逼!理科生的脑子转得就是快啊!】
【数笔画?亏他想得出来!但是……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啊!这确实是唯一的客观标准了!】
【完了完了,王教练选了水饺,这次不会让杜松给蒙对了吧?那孙辉不是白死了?】
【这下好玩了,三种逻辑,文化逻辑(王鸣)、艺术逻辑(孙辉)、数学逻辑(杜松),到底哪个才是版本答案?】
许鑫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扶了扶镜框,第一次,脸上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神色。
“这个方法,确实排除掉了大部分的不确定性。在目前的情况下,算是一个相对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