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买一个小的织布机玩具回去,当面剪给孩子看,孩子立马就变得聪颖懂理。”
“如果孩子还不懂事也没关系,我这里还卖戒尺,名为:父之过。”
“如果你是先生,那就更要买一根回去了。”
“师之惰啊师之惰,内打自家孩子,外打私塾学生……”
玩具店旁边,有卖水果的。
好好的梨,非要一大一小放在一起成对卖,称为“让梨”。
“来来来,先生,买对一让梨回家,测测孩子心性。”
“融四岁,能让梨。”
“若是孩子不懂事,得及时矫正呀。”
玩具店的老板一看,又喊道:“先生,让梨与戒尺一起买,效果倍增,可打八折。”
偏偏买的人还不少。
今天是集市,徐闻已经看到有不少人受店家吆喝吸引,买了一些。
徐闻哭笑不得。
这鄞县的孩子也太难了吧?
到处都是教育陷阱,自小不知道得挨多少打。
逛到县城的另一头。
徐闻起了一个恶作剧之心。
当街大喊一声:“王应麟,皮痒了,不学习出来玩?”
“哎……哎……哎……”
“我马上就回……我马上就回……我马上就回……”
声音由近致远,仿佛回声似的。
随即一大群小屁孩仿佛火烧屁股似的,一溜烟的消失在街道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闻问了一圈下来。
发现受《三字经》的影响,有学问的“王应麟”居然不少。
导致此地的秀才、举人比例,远远高于周边的城镇。
很多有学问的的,已经外放为官了。
如果想找其中某一个的话,在鄞县是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