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华严二字,喻意为此佛者。”
“晚辈以为是老师的暗喻,多次去佛门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谢青生如此一说,张天觉得是徐闻的可能性大了一分。
虽然《华严经》是着名经典,但连那句“打死也是不可说”经文里面可没有。
千年前论道,当时慧圆方丈念得兴起,临时加上去的。
隔着千年时空,同一部经文,同一句临时之言,未免太巧了。
不过,巧归巧,还不足断定。
张天道:“《华严经》广为传播,不足为凭。”
“你还有其他理由吗?”
谢青生道:“老师身边,跟着一名亦仆亦友的壮汉。”
“此人身形高大,健硕无比,常年背着一个条状的包袱,与老师形影不离。”
“老师在私塾讲课,他就在教室外打坐。”
“老师赴宴,他也跟着坐同一桌,甚至还要比老师先尝饭菜。”
“而且,他吃饭时只用一只手,从来不会一只手端碗,另一只手拿筷子。”
“晚辈当时年幼,只是觉得他有些怪异,不懂礼貌,不遵主仆之道,未曾深想。”
“既然老师不出言呵斥,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后来细想,晚辈可以断定,那壮汉的左臂,定是一条假臂无疑。”
“不是残废,而是假臂。”
“因为就算是残废的手臂,骨肉摆动的质感,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那壮汉的左臂,虽然有手臂开关,却轻飘而僵硬。”
“定是用轻便材料,做的假臂无疑。”
说到这里,谢青生有些自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老师是徐闻先贤,那么,他身边的护卫,必定是千年前赫赫有名的金臂神将——铁东铁将军。”
“铁将军少了一臂,用的是祖师赐下的金臂神刀。”
“想必平时接上去太过显眼,于是用布条包着,背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