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安漠不关心,也不打断。
杨巨源却越说越是激动,道:“此贼便提拔重用徐景望、禄祁、房大勋、禄禧、褚青、之流。宣抚使程松无能,兵权为他所夺,连兴元府也不敢呆了。如今他掌十万兵。派禄祁到万州,阻挡宋军。又要派重兵沿嘉陵江而下,与金人相约夹攻襄阳。若让他得逞,我大宋江山,倾覆之间尔。此贼做贼心虚,又怕遭人暗算,还豢养了一帮武林高手……”
他正讲的慷慨激烈,萧平安面色忽变,道:“有埋伏。”话音未落,嗖嗖两声,两枝羽箭已经射到。
萧平安脖颈后仰,轻描淡写避开一箭,一伸手,又牢牢将射向杨巨源那箭矢攥住。
杨巨源大惊,那箭头离自己肋下不足两尺。
侧面不远,一处山头之上,忽然冒出数十人。为首一人,两箭分射两人,见发矢不中,一挥手,瞬间数十枝箭齐发。
杨巨源已经弯腰向斜前方窜去,口中不忘道:“跟我来!”他虽是管仓库的小官,但年少便散家财养士,剿匪巡战的事干了不少,也曾与金兵野战。一眼分辨形式,敌人占了高处,羽箭厉害,须得迅速跑到弓箭难及之处。斜前方有个土坡,正好遮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平安落后他两步,也不着急。两人动作太快,第一轮箭几乎全部落空,追着两人再射,有几枝箭射到,萧平安伸手尽数打落。
敌人距他们大约二十余丈,这距离射来的箭,若不是百箭齐发,对萧平安来讲威胁已是不大。
两人都是赤手空拳,杨巨源本有把好刀,坠崖之时,刀也丢了。两人窜到土坡之后,弓箭已不能及身。但敌人羽箭还是间隙射来,自两人头顶飞过。杨巨源心下暗赞,这带兵的是个懂兵法的,持续压制,叫两人不能远遁。
萧平安暗忖,这距离我若从后面绕过去,只要叫我冲入人群,当是胜算不小。若是平地旷野之上,数十人围攻,又有弓箭利器,着实不好对付,但山林之中,庇护甚多,到了近处,敌人弓箭更是难以发挥。
杨巨源见他跃跃欲试,忙道:“萧大侠放心,此处我熟的很,定能摆脱他们。”萧大哥侠肝义胆,但好汉不敌拳多,若是失陷在此,自己岂能心安。他好弓马骑射,也知有江湖异人,能人所不能,但如萧平安此等境界的武林高手,却是从未遇到过。
伸手一指,道:“咱们自这处斜坡下去,雪下有乱石树桩坑洞,覆雪皆是不同,萧大侠你跟我走。”面前一处陡坡,林木戟立,白雪皑皑,高低起伏,未见人迹。
大雪覆盖之下,向上攀登还好,下坡不循道路,极易踩到凹陷之处,轻者崴脚,重则断骨。
杨巨源乃是本地土着,冬日也常入山狩猎,看雪堆模样,便知下面虚实。
身后脚步声响动,金兵正绕山路围合。
杨巨源当机立断,朝陡坡直冲过去,萧平安紧随其后。
陡坡速降,杨巨源也不敢疏忽大意,眼睛死死盯住前方,脑海中不住勾勒下去的路径。那陡坡先急后缓,奔下七八丈便逐渐放缓。
杨巨源跑在前面,先前未曾留意,此际发力奔跑,反是心念忽动,萧大哥落足声音怎如此之轻。
心神一分,脚下一慢,却被萧平安超过。瞄了一眼,更是惊愕。萧平安落足在尺把深的雪地上,竟是只有不足两寸一个脚印。怕是只山鸡过去,留下的印子也要比这个深。心下惊叹,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踏雪无痕?
还怕萧平安不识山路,想要反超过去前面引路,却见萧平安毫不犹豫,一贯而下,认路之准,丝毫不在自己之下。萧平安久居衡山,对山势也是极为了解,目力敏锐更是远胜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