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着这“孙足诫”打人,威力倍增。一众盛家子弟岂有不识这三个字的,望在眼里,当真是说不出的五味杂陈。“孙足诫”打来,无奈伸棍一架,“砰”一声大响,心里不禁就是一哆嗦,祖宗莫怪,祖宗莫怪。
那白胖老者道:“云风云虎,你们两个退下。”
围攻萧平安的已经有十四人,虽都是中年汉子,但个个身手矫健。依照那老者命令,两人当即退下,剩余十二人分作两组,一组六人,牢牢困住了萧平安。
这些人虽不是结成阵法,但六面围攻,配合无间,各自少了一人,反是运转更加流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十四人,已是仓促之间,盛家中青年一辈之中所能调集的佼佼者。那白胖老者只闻动静,未真见萧平安出手,只道他不过腿脚滑溜,一旦被困,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辈,就便功夫从娘胎里练,这边有五六个人齐上,也是轻松拿下了。
就看了片刻,便去了先前之念,这萧平安果然不能依常理度之。自己也不出手,只是号令指挥,一旁观战,有心看他功夫家底。
萧平安一手拿“孙足诫”为盾,一手使动“大正神拳”,眼前无一人能够抵挡。这拳法又是疾如电火,根本躲闪不得,硬接之下,已有两人嘴角溢血。但他虽频频于包围之中撕开缺口,却又总有人能及时补上,叫他脱困不得。
片刻之间,周遭又多了十数条身影,正是盛秋林等人追了出来。神色各异,也都未急着出手,只将各方去路牢牢占据。此际大局已定,此人已是瓮中捉鳖。
萧平安一言不发,面沉似水,将生平所学,尽皆展露。拳脚、身法、内力、招式、变化,妙招迭出,源源不竭。十二名盛家汉子,原是分作两组,前后呼应,圈子被他越打越开,不多时已经变成一个整圆。十二人拉开距离,伺机骚扰,已不敢与萧平安直面放单。
盛秋言一直跟在后面,已是不愿出手,心中感慨良多。这小子当真是个练武奇才,眼下场中一十二人,没有一个庸手,且各个年龄都大萧平安一截,自小练武,天资出众。可到了萧平安面前,这差距一目了然。心中不由去想,若真叫这小子成长下去,他究竟能达到何等田地?
他武功高强,为人刚正不啊,平日却又随和,爱与小辈玩闹,在城中人缘也是极好。此际竟是动了爱才之心。
一声冷哼,一人突地窜入圈中,单掌虚晃,径直去抓萧平安手中楹联。叫这小子拿着祠堂的楹联甩来甩去,当真是成何体统。此人乃是盛秋夜,已近八十高龄,武功威望,都更在盛秋林之上。
萧平安见他出手就知不能力敌,勉强撑的两招,楹联已被夺去。盛秋夜拿着楹联掠回,又是一声冷哼,冷冰冰将楹联交与盛秋林。
他本在土地庙主持即将开始的巡游仪式,这是个喜庆日子,还特地穿了件簇新的锦缎袍子。听说城内被一个毛头小子闹的鸡犬不宁,心头就是不虞。结果闹了半天,去了不少的长老,居然还未拿下,更是恼怒。终于按捺不住过来,却是见自家祠堂楹联都被人卸了。出手夺回楹联,交到盛秋林手中,已有责怪他办事不利的意思。
盛秋华道:“怪不得秋林兄,这小子着实有点门道。”
盛秋林看他一眼,并未言语。盛秋夜有责备之意,但并未表现太过明显。盛秋华这句话一说,倒似在提醒身边人。
盛秋夜道:“这小子真气已竭,你们看着办吧。”
萧平安确已是强弩之末,他一早被围困,一番激斗,已超一个半时辰。对面皆是修为在他之上的强敌,招招拼尽全力,饶是他内功修为远超同辈,也是渐渐接续不上。
眼见他胸口起伏,喘息渐粗。但他心头憋怒,一腔怒火愈燃愈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