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多号人,刚刚从金州登陆,就被冻得发出阵陈哀嚎和吐槽。
但是也有人看到了商机。
“哎,大老爷说的对啊,辽东这里还真是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
“狗皮帽子,羊皮手套,羊皮靴子,这些玩意儿搁辽东肯定好卖。”
“王老歪家的高粱烧肯定也能卖上价儿。”
“蜂窝煤也行。”
“恁这些憨熊——弄个铁皮桶,刷黑漆,冬天让他们有点儿热乎水用,不更赚钱?”
“你说谁憨熊?我给恁佛,这里最大的好处不是东西好卖,而是这里的东西不值钱。只要弄几个劳工,别管让他们捞鱼还是捕猎,几乎都是白挣的钱。”
“大老爷说哩没错,辽东这里就是遍地钱粮,就等咱们拿着麻袋过来装了。”
“……”
当这一百多号人从金州赶到辽阳,已经琢磨出几十个能够赚钱的点子。
然后,这一百多号人就被杨少峰抓了壮丁。
“咱们宁阳县的工匠分级制,你们挑两个人写出来,就按奏本的格式来写,一式两份,署本官的名字。”
李善长那个老匹夫一份,远在京城的老登一份。
“咱们宁阳县的供销社制,也是一样。”
“还有咱们宁阳县各个工坊的管理章程什么的,也都写一份出来。”
“哦,还有刚刚你们说的那些赚钱的路子,也都写出来。”
“一百五十个人,给本官写一百五十份奏本,都署上本官的名字。”
对于杨少峰的马叉虫操作,朱标整个人都凌乱了。
我说前几天姐夫一个字都不写。
原来是等着宁阳县的人来了之后让他们写?
好家伙,一百五十份奏本,全部堆在韩国公和我爹的案头。
你这是打算活活累死我爹跟李相他们俩?
朱标心中不忍,悄然拉了拉杨少峰的袖子,低声道:“姐夫,一百五十份奏本,是不是太多了点儿?”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望着朱标问道:“要不然,臣分一些出来给殿下?”
朱标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连连摇头,“不用了,不用了,一百五十份奏本正好,正好。”
杨少峰这才冷哼一声,又将目光投向登州大学的一众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