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892章 宁阳县的产业结构(第3页)

第892章 宁阳县的产业结构(第3页)

“像打火机工坊,罐头工坊,午餐肉工坊,压缩干粮工坊,砖窑之类的。”

“第五个则是养殖业。”

“养牛,养马,养羊,养鱼。”

“养殖业除了创造利润,最重要的还是保证百姓的肉食。”

“第六个就是各种机械制造之类的工坊。”

“像收割机和蒸汽机的制造。”

平时添堵归添堵,真到了正事上面,杨少峰还是毫不吝啬的给李善长、胡惟庸以及一众官老爷们分享着宁阳县的发展心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像农、林、牧、渔这种涉及到民生根本的,在宁阳县被划分为第一产业。”

“像矿业和制造业,在宁阳县被划分成第二产业。”

“农耕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关键在于各种矿业和制造业。”

“宁阳县之所以一直喊着缺人,就是因为矿业和制造业对于人手的需求量太大,甚至大到离谱。”

“就说这个煤矿和铁矿。”

“随便哪个小矿,所需要的人手都是几千甚至上万。”

“即便是最简单的砖窑,这里面就涉及到采泥、和泥、塑坯、烧窑、运输等等环节,一口窑差不多就要用几十个人手。”

“还有最简单的午餐肉工坊。”

“虽然蒸制午餐肉的环节用不到几个妇人,但是分割、清洗、绞肉泥、掺面粉、运输等环节,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手。”

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越看越震惊,也越听越感觉头大。

难怪他杨癫疯总喊着宁阳县和登州府的人手不够用。

按照他杨癫疯说的,几个小煤矿、铁矿就需要上万甚至更多的青壮。

一个三万人的县,能有多少适龄的青壮?

更别说还有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产业。

“就这,还没算上修路和修水库所需要的人手。”

杨少峰瞧了胡惟庸一眼,又笑眯眯的说道:“胡布政使之前说要照搬宁阳县的路数,不知道现在还搬不搬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