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战略目的,从一开始就无比清晰:自己如同一块磁石,又像是最狡黠的狼群,利用骑兵无与伦比的机动优势,死死咬住高要这支主力,不断佯攻、袭扰,让其无法脱身,无法喘息,更无法判断楚军的真正意图。
高要此人,对易小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对整个楚军而言,其统帅地位更是极具价值的目标。以自身为诱饵,这是高要的阳谋,却也是易小川将计就计的契机。
而真正的杀招,并不在他这里。算算时辰,项羽将军亲自率领的那支奇兵,应该已经绕过了漫长的迂回路线,正在悄无声息地接近高要的后背。一旦两军合围,前后夹击,纵使南境军是百炼精钢,也难逃覆灭之命运。高要一死,南境军不仅群龙无首,其内部派系林立、诸将争权的隐患必将爆发,威胁自去大半。而于私,这也将了结他与高要之间那段纠缠着背叛、痛苦与血仇的过往。
夜色渐深,两座军营遥遥相对,灯火如星点,却又仿佛有无形的杀气在中间的黑暗原野上碰撞、凝聚。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夕令人窒息的寂静。
次日,天刚蒙蒙亮,一层薄雾尚未散去,楚军阵营中低沉的牛角号便已划破黎明的宁静!
“呜——呜——呜——”
进攻的号角苍凉而激昂。
易小川一马当先,银甲白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他长剑出鞘,直指前方南境军大营:“三军听令!破敌就在今日!杀!”
“杀!杀!杀!”三万铁骑齐声怒吼,声震四野,马蹄声再次如雷鸣般响起,大地为之震颤。
这一次,易小川没有丝毫保留,攻势较之昨日猛烈何止数倍!楚军骑兵并未直愣愣地冲向营寨正面,而是在奔驰中迅速分兵,展现出高超的战术素养。
左路约五千轻骑,如一支离弦的利箭,以极快的速度向南境大营西侧迂回,他们的任务是牵制并试图寻找薄弱点进行突破,箭矢如飞蝗般泼向寨墙上的守军。
右路同样五千精骑,卷起漫天烟尘,猛扑向东侧,刀光闪烁,气势汹汹,仿佛那里才是主攻方向,吸引着守军的注意力和兵力。
而易小川本人,亲率最为精锐的两万中军主力,如同一柄巨大的战锤,以排山倒海之势,正面直冲高要的中军大营所在!这三路大军,几乎同时发动,攻势如潮,铺天盖地,丝毫没有给南境军任何调整和喘息的机会。
寨墙之上,高要目光冰冷,俯瞰着下方汹涌而来的楚军洪流。他手中令旗挥动:“弩车准备!长弓手三段抛射!滚木礌石,给我砸!守住阵地,后退者斩!”
瞬间,南境军营寨仿佛变成了一只浑身尖刺的钢铁巨兽,箭矢密集如雨,夹杂着巨大的弩枪和翻滚而下的巨石,狠狠砸入楚军冲击的队列中。惨叫声、马嘶声、兵刃碰撞声、战鼓号角声顷刻间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血腥而残酷的战争交响曲。
易小川挥剑格开一支射来的流矢,目光死死锁定着中军大旗下那个模糊却熟悉的身影,冲锋的步伐没有丝毫停滞。他在等,也在冲,用最猛烈的攻击压迫高要的每一根神经,等待那决定胜负的一击从敌人背后袭来。
战场之上,烟尘弥漫,杀声震天。鲜血浸染了土地,断戟残旗随处可见,勾勒出一幅残酷而壮烈的画卷。高要立于中军大旗下的战车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战场,指挥若定,南境军在他的调度下,如同磐石,一次次抵挡住楚军骑兵狂潮般的冲击。
然而,他的眉头却微微蹙起,那深邃的眼眸中,除了惯有的冷厉与掌控一切的自信外,竟罕见地流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好奇与审视。
这场战役至此,一切几乎都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楚军的兵力、项羽可能的动向、甚至战场地形的利用,皆未超出他的计算。可唯有一处,出现了他未曾料到的变数——易小川。
诚然,他早已接到密报,知晓易小川投奔了项羽,甚至几次三番为楚军效力。但在高要的固有认知里,易小川依旧是那个曾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彻底击垮的失败者。那时的易小川,纵然因仇恨而有些“黑化”,却失之偏激,行事往往冲动,缺乏真正的大局观和狠辣决断,在他眼中,终究是脑子不够灵光,难成真正的心腹大患。
可今日,接连两次亲眼目睹易小川指挥楚军作战,高要不得不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断。
第一次进攻,迅猛而精准,试探虚实,一击即走,毫不恋战,展现的是其驾驭骑兵的出色能力和战术上的清醒。而这第二次进攻,更是截然不同!兵分三路,虚实结合,左右两翼迂回牵制,主力中军则如猛虎下山,直插心脏!攻势之猛烈,节奏之紧凑,配合之默契,完全不像一个昔日只凭一腔热血冲杀的莽夫,更像是一个深谙兵法、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军队力量的特领。
这种蜕变,是实实在在的,是战场上用鲜血和胜利书写的证明。高要看着那在银甲骑兵簇拥下,不断冲击己方阵线的年轻身影,目光变得复杂起来。这小子,在项羽麾下,竟真的脱胎换骨了?
仿佛是感应到了他的目光,远处冲杀中的易小川也猛地抬头,隔着重重的厮杀的人群,两人的视线如同两道冷电,在空中骤然交汇!
刹那间,周围的喊杀声似乎都减弱了。一种无形的力场在两人之间生成。
几乎是不约而同,两人同时动了。
高要冷哼一声,拔出腰间佩剑,驾着战车竟主动向前线驶去。易小川亦是猛地一夹马腹,长剑挥扫,荡开前方几名南境士卒,径直朝着高要的方向冲来。
双方拼杀的士卒似乎也感受到了这非同寻常的对峙,下意识地向两侧退开少许,竟在混乱的战场中心,让出了一小片相对空旷的区域。两人的距离迅速拉近,直至能清晰看到对方脸上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