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从东北被拐来的,父母早逝,跟着奶奶生活。
有一天来了个“好心人”,说带他们来燕京过好日子,结果。。。。。。
“他们打我们,不给饭吃。。。。。。”男孩掀起衣服,露出满身伤痕,“说要让我们变成残废,这样才能讨到更多钱,如果不想这样,就跟他们走,谁知道会被卖掉。。。。。。”
“我在燕京才遇到芊芊,那时她才两岁多,听说是从西川骗来的!她太小了,我遇见她的时候,她连话都说不利索,就被当成乞讨的工具,在火车站拿着碗四处乞讨……”
开车的宋子墨听得拳头紧握,眼睛都红了。
到医院时,天已经蒙蒙亮。
李向南让人给孩子们安排体检,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和宋子墨郭乾两人抽了一包又一包的烟!
晌午时分,秦若白跟徐七洛从局里过来,看到孩子们的样子,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造孽啊。。。。。。”她哽咽着,连忙把带来的衣服食物分给孩子们。
经过检查,大部分孩子都是皮外伤,但有几个情况严重。
那个方芊芊得了肺炎,长期营养不良加上没有治疗,再晚来一天可能就没救了。
“必须全部住院观察。”雷进把所有孩子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有些孩子可能还需要心理干预。”
忙碌了一天,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好,李向南看着病房里熟睡的孩子们,心情沉重。
虽然救出了这些孩子,但那个神秘的“四爷”还没有落网,而且从老头的反应看,这个犯罪网络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庞大。
吃过晚饭,郭乾急匆匆来了医院,脸色同样凝重:“审出来了,这是个跨省拐卖儿童的团伙。老头只是个小头目,上面还有更大的鱼。”
“那个‘四爷’?”李向南问。
郭乾点头:“老头死都不肯说,但提到这个名字时,吓得浑身发抖。”
这时,夏海洋急匆匆跑进来:“南哥,你看今天的报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一份《燕京晚报》,头版醒目位置刊登着一则新闻:《我市破获特大拐卖儿童团伙,解救未成年人二十余名》。
报道详细描述了行动经过,但对“四爷”只字未提。
“不对劲。”李向南皱眉,“案子还没查清,怎么就见报了?”
郭乾也皱起眉头:“我没通知媒体啊。”
正说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进医院,身后跟着几个记者。
“我是民政局的,”男子出示工作证,“来接这些孩子去福利院。”
妇产科的明章菊有些犹豫:“可是有些孩子还需要治疗。。。。。。”
“福利院有医务室。”西装男子不容分说,“这些孩子必须统一安置。”
李向南觉得不对劲,上前一步:“请问您是民政局哪个部门的?我怎么没见过您?”
男子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我刚调来不久。这是工作证,你们可以核实。”
郭乾接过工作证看了看,似乎没问题。
但李向南注意到,男子的手在微微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