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那部署在数公里之外的聚变堆在电厂工作人员的控制下进一步提升了输出的能量。
与此同时,负责管控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工程人员正在一点点的调整着对撞实验的参数,准备着进行下一轮的碰撞实验。
很快,第二轮的对撞实验就开始了。
在聚变堆强力的能源供应下,那流转在环形管道中的粒子流束能级从85TeV提升到了100TeV。
如果说徐川的理论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在这一轮的对撞实验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增强真空极化效应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而反馈在原始碰撞数据与能谱图像中的表现便是引力波频段出现瞬态峰。
这是仅次于第三轮125Tev对撞实验的关键数据之一。
如果能够通过100Tev能级的对撞实验找到引力波频段的瞬态峰能谱数据,那么便足够对《三维宇宙时空离散型的深层规律解析与时空虫洞映射路径的构造》论文中的一部分‘预言’进行推断补充和证实。
而且它也直接关系到最关键的‘时空虫洞’是否真的能够通过普通的能量在三维拓扑结构的宇宙时空中建立起一座‘便捷’的高速桥梁。
并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在聚变堆不计其量的能源供应下,那奔腾在超导环形管道中的粒子流束能级提升到了100Tev。
屏住了呼吸,徐川的目光落在监控屏幕上,等待着第二轮的实验结果。
在超导磁场构建的囚笼中,两束已然被提升到了超高能级的铅粒子流束轰然撞击到了一起,在探测器上绽放出灿烂如宇宙星海一般的‘光芒’。
目光死死的盯着屏幕上探测器搜集到的原始数据,瞳孔中映射着那经过了超算中心初步分析处理的能谱图像,徐川的眼眸中闪烁着一抹就像是宇宙大爆炸初开的光辉,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在100Tev能级的铅质子流束碰撞实验下,那隐藏在时空背后的秘密,终于向他揭开了一抹面纱,展露出了最原始的模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站在徐川的身旁,爱德华·威腾的目光同样落在那监控屏幕上,那双褐绿色的眼眸中带着些许的惊讶和困惑。
尽管他并没有自己这个学生这般强悍的数学能力,也并非时空虫洞映射路径构造的论文作者,并没有完全了解粒子碰撞引起的时空曲率波动表现形式应该是怎样的。
但他在CERN那边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看过了无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原始数据。
这份丰富无比的经验,让他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一丝对撞实验数据中的不对劲。
尽管目前他还并不清楚这是否就是徐川寻找的东西,但那明显的表征,却告诉了他在100Tev的铅质子流束碰撞实验中,或许真的隐藏着一个世人从未了解过的秘密。
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原始数据和能谱图像,爱德华·威腾深吸了口气,艰难的将目光从屏幕上挪开,看向了站在前面的学生。
如果说还有人能够从这些对撞实验数据中看出些什么的话,那一定就是他这个学生了。
当威腾的目光落在徐川的脸上时,那嘴角勾起的幅度,让他愣在了那里。
尽管现在还没有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甚至才完成第二轮100Tev的对撞实验。
但当他看到徐川脸上带着的那一抹自信的笑容时,仿佛一座通向遥远宇宙的时空桥梁,已然搭建起来了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