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警员小王紧握着手中的装备,他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期待着能在这次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老警员老张则一脸镇定,他轻轻拍了拍小王的肩膀,低声说道:“别紧张,按计划行事,咱们一定能成功。”
当赵承平他们到达基金办公室时,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们正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听到警笛声,看到一群警察鱼贯而入,他们顿时惊慌失措。
有的停下手中的工作,呆呆地站在原地;有的则试图偷偷藏起一些文件。赵承平亮明身份,大声说道:“我们是警察,正在执行公务,大家不要惊慌,配合我们的工作。”
然后他沉着冷静地指挥队员们展开搜查。
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坐在电脑前,仔细检查每一个文件和文件夹,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信息;有的则在文件柜前,认真查看财务报表,将每一笔账目都记录下来,与之前掌握的证据进行对比。办公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听见键盘的敲击声和纸张的翻动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与此同时,前往供应商仓库的小组也迅速展开行动。仓库里堆满了货物,各种各样的箱子和货架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混合着尘土和货物的味道。
队员们皱了皱鼻子,但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仔细核对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他们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中穿梭,一个箱子一个箱子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仓库管理员站在一旁,战战兢兢,眼神闪躲,不敢直视队员们的目光。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害怕什么。
而赵承平亲自带领的小组,则前往基金负责人的住所。那是一座位于高档小区的别墅,外观富丽堂皇。
白色的墙壁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有些刺眼,精致的雕花和巨大的落地窗彰显着主人的奢华。别墅的周围是精心修剪的花园,绿草如茵,鲜花绽放。这一切与那些因善款被挪用而破败不堪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承平看着这座别墅,心中的厌恶之情油然而生。他大步走到门前,按响了门铃。
片刻后,门缓缓打开,基金负责人一脸错愕地站在门口。他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有些凌乱,身上穿着昂贵的睡衣,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疑惑。
当他看到赵承平身后的队员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就像一张白纸。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双腿发软,差点站立不稳。
“我们是警察,这是搜查令。”赵承平冷冷地说道,声音中没有一丝温度。然后他带领队员们鱼贯而入。别墅里装修豪华,金碧辉煌。
水晶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名贵的地毯踩上去柔软舒适,墙上挂着一幅幅价值不菲的画作。但赵承平没有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找到那些记录着罪恶的证据。
队员们开始仔细搜查每一个房间。他们打开衣柜,里面挂满了名牌服装;拉开抽屉,里面是各种金银首饰和贵重物品。但这些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下室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他们小心翼翼地走下去,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当搜查进行到二楼的卧室时,赵承平注意到天花板上的吊顶有些异样。吊顶的缝隙看起来比其他地方要宽一些,而且有一块板子的颜色似乎也与周围不太协调。
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有问题,连忙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他的心跳微微加快,双手紧紧抓住梯子,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当他轻轻揭开一块吊顶板时,一个夹层出现在眼前。
黑暗的夹层面目逐渐清晰,赵承平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关键的证据可能就在这里。他伸出手,在黑暗中摸索着,手指触碰到了几本厚重的账本。
他的手微微颤抖,一种即将揭开真相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他将账本一本本取出来,一共七本。每一本账本都沉甸甸的,封皮已经有些磨损,散发着陈旧的气息。
在账本旁边,还有多本伪造的工程合同。那些合同装订精美,但赵承平知道,里面全是虚假的内容,是那些犯罪分子用来掩盖罪行的工具。
赵承平缓缓翻开那七本从基金负责人家吊顶夹层搜出的账本。每一页纸张都透着陈旧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记录,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符号,等待着被解读。随着他的目光逐行扫过,原本冷峻的面容上,惊讶与愤怒交织的神情愈发浓烈。
账本里的内容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揭示出这起慈善基金挪用案背后竟隐藏着更为庞大、恶劣的犯罪网络。
该团伙不仅在慈善基金项目上中饱私囊,还涉嫌洗钱犯罪,为多个企业转移非法资金。那些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罪恶之网,将众多企业牵连其中。
每一笔资金的流转,都可能伴随着违法交易和利益输送。赵承平仿佛看到了那些犯罪分子在黑暗中得意地笑着,将一笔笔本应属于孩子们的善款,通过各种复杂的手段,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账本边缘,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在心中暗自咬牙切齿:“这帮胆大妄为的家伙,简直无法无天!他们怎么能如此残忍地伤害那些无辜的孩子!”
目光继续下移,赵承平的视线定格在基金会账户近三年的资金往来记录上。四笔来自境外的大额汇款,如同突兀的巨石,横亘在他的眼前。
总金额达400万美元,每一笔汇款的备注均堂而皇之地写着“慈善捐赠”。可在当前的种种证据面前,这种看似善意的备注显得格外讽刺。
赵承平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些因善款被挪用而破败不堪的学校,还有孩子们渴望知识却无奈的眼神。那些孩子们破旧的教室、缺角的书本,以及他们那充满渴望却又无助的神情,一一浮现在他的眼前。心中的怒火瞬间燃烧得更加猛烈,仿佛要将他整个人吞噬。他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怒吼道:“打着慈善的幌子,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把孩子们的未来当成了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绝不能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