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这一说,赵玥烦躁的情绪才稍稍得到平息,理智道:“你说得不错,她似乎什么都不缺。”
余嬷嬷意味深长道:“老奴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玥:“你只管说。”
余嬷嬷:“当初庆王带外室回京,崔氏不顾一切和离,可见眼里容不得沙子,且不重名利前程。这样的女郎极难驾驭,殿下相中她,究竟抱着怎样的心思,是图稀奇新鲜还是……”
这话仿佛给了赵玥启示,他自言自语道:“不重名利前程?”
余嬷嬷点头,“庆王妃这个名衔不仅能给她自己带来利益,也能给母族助益,可是她仍旧选择了离府,可见心中是不屑的。”
赵玥似有不解,“那她重什么?”
余嬷嬷笑道:“重自身。”又道,“这般孤高自傲的女郎,自然是自身利益比什么都重要,受不得半点委屈。”
赵玥更是不解了,“那我问你,她怀上了我的孩子,难道很委屈?”
余嬷嬷:“……”
一时被问愣住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余嬷嬷隔了许久,才惊讶道:“崔氏有孕了?”
赵玥:“对,揣了我的崽,就在前不久,结果眨眼又被她处理掉了,且躲回国公府避着我,你说她此举究竟是何意?”
余嬷嬷:“……”
信息接收得太多,一时无法消化。
赵玥等着她的答案。
余嬷嬷比他更困惑了,“这不应该啊,她求医问药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就……”
赵玥追问:“嬷嬷你说,一个女郎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这般急着处理呢?”
余嬷嬷如实回答:“要么是逢场作戏,要么就是心有所属,只有心思不在孩子身上,才会果决处理。”
赵玥抽了抽嘴角,感觉被扎心了。
逢场作戏,她想必从头到尾都不曾对他上过心。
想到此,赵玥觉着心里头愈发不痛快,想要当面质问她,却又碍于国公府,只得暂且忍耐。
晚上他辗转反侧,琢磨着找什么借口亲自登国公府的门。
这些日崔文熙一直躲在府里足不出户,待到休沐那天,不曾想兄长崔文靖居然把太子邀进府了。
上回镇国公寿辰众人见识过张焉棋,崔家人的棋艺个个精湛,太子对棋艺也颇有专研,似乎对那张焉棋念念不忘,于是崔文靖成人之美,邀他手谈。
得知太子进府的消息,崔文熙彻底怂了,内心焦灼不安。
芳凌比她更惶恐,压低声音道:“方才奴婢听说是大郎邀他进府的,这会儿在家主那边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