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徐氏拍板,决定把每个宫殿后面的地都整出来,让新进宫的小宦官跟小宫女在还没有正式上值之前,在后宫里种地。
每六个人负责一个无人的宫殿。
这宫里也有了人气,还没浪费人力。
他们一家子也一样,当了皇家人,也得知道老百姓种地的辛苦。
于是原来后宫的小花园被平整了出来,大概就两亩地大小的样子,徐氏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其他人则是由徐氏安排,不定期的要过来帮忙干农活。
朱棣大力支持!
还特意去前朝宣传了一个皇后娘娘在后宫亲自开辟田地耕种。
徐氏安排的活,是真干。
于是,张欣就真的啥念头都没了。
努力跟着徐氏的节奏,把还没动结实的地一锄头下去锄开,然后翻动,施肥,再翻动,把撒下去的肥压实。
每次跟着徐氏干一下午,晚上张欣就能吃两大碗饭。
之前经常半夜给新出生的次子哺乳造成的睡一会就醒的毛病,消失无踪。
正干得大汗淋漓的时候,朱棣跟朱高炽带着朱瞻基也过来了。
五个人一起挥汗如雨,干到了夕阳西下,也才刚刚弄了不到半亩地。
“不干农活,是真的一点不知道人家的辛苦。”
朱高炽有感而发。
诗人们歌颂农民的事可太多了。
但有几个诗人真的种过地。
“锄禾日当午,老百姓真的会在正当午锄禾么?早上跟傍晚不行么?要是日头太大,晒出了毛病,买药看病钱,不划算啊。要是大病,更不划算。”
朱瞻基前一阵刚刚听老师们说起这首劝农。
十分不明白。
“中午时分,日头高悬,杂草一锄出来,更容易被晒死,这就省了锄完还要把草捡走的活啊。”
张欣边给朱瞻基擦汗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