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夸张点,燕王这个身份,现在在燕地一呼百应。
朱允炆派过来的北平布政使跟北平都指挥使过来接手北平政务军务的时候,颇有点不受待见。
至于另外一位被朱允炆派过来的北平副指挥使张信,巧了,原是他的部下。
张信先后三次以副指挥使的身份来燕王府门口求见,都吃了闭门羹。
最后一次,正好遇到了张欣。
儿媳妇心善,张信一说是燕王的旧部,报了姓名,就请张信进了王府。
问过徐氏,徐氏点头了才放张信到他跟前。
那会朱棣还不知道张信的来意,就是躺着装病。
这人啪叽就跪地上了,哐哐哐就是三个响头,接着几句话把朱允炆的老底卖个底掉。
朝廷密诏北平布政使跟北平都指挥使以及他这位北平副都指挥使将试图谋逆的燕王押回京师。
那两位已经因为怕走漏风声,正在等待京师过来的兵马。
不日就会暗中包围燕王府,直接抓捕燕王全家。
如果燕王想回京师跟皇上解释,那就跟他走,他保王爷一路平安,绝不能让人中途害了他。
如果燕王另有想法,他很愿意为旧主赴汤蹈火。。。
当时朱棣都被吓住了,张信这头磕得实在结实,他听着都疼,回头一看,都出血了,也顾不得装疯装病赶紧下床扶张信起来。
还想喊人来给张信包扎。
这位老实头,死活不,就要一句准话,他随时可以。
朱棣当时还真有点感动,一向多疑的他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确信张信不是来试探他的。
召了道衍和尚,还有他手下的朱能跟张玉。
当天晚上,五个人就把这事敲定了下来。
张玉和朱能带着王府的八百护军,进入王府跟张昶的三千燕山后护卫潜伏起来,随时待命。
张信则回都指挥使司,到时候见机行事。
分开的时候,朱棣顺嘴问了一句张信,他投奔燕王府的原因。
人家说一开始他也没想好,后来说是他娘让的。
张信娘亲跟他一起过来北平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