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地已经在天竺占据了两座港口,方便将天竺的原材料运往大庆。
而让秦风意外的是。
西洋等一些国度,竟然也在天竺建立了港口,进行贸易。
天竺那地方,反而因为大庆与西洋的海贸,逐渐变得兴盛起来。
不过。
朝廷最近在吵着,要在天竺港口等处留下两卫兵马,甚至要建立税司,要求天竺周边国度进行缴纳税款,以获得大庆的庇护。
朝廷上如今吵的这件事儿。
总是让秦风觉得有点熟悉。
什么时候大庆的卫所兵马,都要送到海外去了?
能够抽取多地原材料,自然也就让大庆的制衣水平提升了许多。
至少。
能让庆人每年都能换上两套衣服。
至于再多……
受限于原材料,哪怕有辽地的羊毛纺织技术。
也很难满足大庆众多人口的庞大需求。
“那些大机器制造起来是快。”
京都的织造厂,也用上了辽地的机器。
庆皇也是瞧见过的。
布匹基本以一种日夜不息的速度在织造着,一台机器顶替了好多人!
除此之外。
辽地还制造出了一种脚踏缝纫机!
那能让织造衣物变得更加简单,速度更快。
京都百姓的诸多衣物,针脚缝制都是缝纫机制造出来的。
这种衣物制造成本更低,价格自然也相比以往更加实惠。
也省去了京都百姓扯布料回家做衣服的时间。
秦风有些感慨。
“哪怕抽调了周边的纺织原料,庆人的衣物仍旧是不够的,只能说勉强满足需求。”
庆人数量实在太多。
相比之下,原材料就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