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赵军只带青龙、黑龙的原因,大的它俩拿不下,这样就不伤孕畜。
而交给胡大海的四只小野猪,都活的挺好。之前半死不拉活的那只,第二天就缓过来了,赵军这两天去看,那小猪羔子可能吃了。
这四天,王美兰、金小梅她们也挺忙,她们收拾西院李宝玉的新房。
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户擦干净、南北通风,喜褥、喜被都绷上,枕头也套上,就等一对新人入住了。
至于赵把头,这四天在家主持赵家商会生意和后勤工作。
都这月份了,山上压窝棚打皮张全都下山了。那些跑山人陆陆续续地来卖皮张,都是赵有财接待的。
在收货之余,赵有财还担负起了女人和孩子们的午饭。女人干活、孩子上学,回来都吃现成的,让除赵有财以外的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到了今天,是1988年的4月9号,又一个星期天。
赵家人和邢三吃早饭的时候,赵有财趁着大伙分馒头的时候,他一双小眼睛左瞟右瞅,看看赵军又看看王美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兰呐。”赵有财忽然开口,对王美兰道:“宝玉那屋都收拾利索了吧?”
“利索了。”王美兰笑道:“昨天不就说了嘛,就等着他小两口住进去了。”
“啊。”赵有财点点头,转过头又对赵军说:“你这领狗转悠好几天,新楞场那一片儿,都划拉利索了吧?”
“嗯呐,爸。”赵军笑道:“昨天不就说了嘛,今天就不过去了。”
听赵军这话,赵有财脸上露出笑容,伸手接过赵虹递来的半个馒头,笑道:“那你们今天都在家呗?”
“不在家。”赵军、王美兰异口同声的回答,让赵有财眉头一皱,脸色沉下道:“不是?你们还干啥去?”
“我们今天上山。”说上山这话,不是出自赵军的口,而是王美兰说的。
“上山?”赵有财闻言,声音都变了调,道:“你上山干鸡毛去?”
“你咋说话呢?”王美兰眼睛一横,赵有财才发觉自己失态了。这桌上不光有孩子,主要是还有儿媳妇呢。
“说错了,说错了。”一向嘴硬的赵有财,少有地认了错,然后重新问王美兰道:“你上山干啥去?”
“昨天大林家孩子不来了吗?”王美兰道:“他说西山阳坡那边,大脑壳都出来了,一片、一片的。”
王美兰口中的大脑壳,就是小根蒜,是这边最早出来的野菜。
四月初,天气还凉。但阳坡暖和,落叶覆盖保温,有些青草已经破土而出了。
都说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武大林不在家,林文芹忙活小卖店,他家的俩孩子就在山根子附近套野鸡、套跳猫。
套着了就拿着猎物,自己走来永安,将野鸡、跳猫卖给他们敬爱的赵大奶奶。
昨天俩孩子溜套子的时候,看着落叶之间拱出小根蒜的蒜苗了。
他们把这消息告诉给了王美兰,说一划拉开那树叶,底下大脑壳一片一片的,可多了呢。
俩孩子挺懂事,他们知道王美兰收他们野鸡、跳猫,纯是照顾他家。
于是那俩孩子跟王美兰说,西山阳坡出小根蒜的事,他们谁都不告诉,就让王美兰去采。
赵家不差那口吃的,但两个孩子这份心意,王美兰没拒绝。
“大脑壳……”赵有财皱眉道:“那玩意咋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