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
是你说岳爱卿的粮草运输路线太长,可是岳爱卿又没说过要撤军。
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迁都了嘛!
这不就是秦副相你想和朕说的话吗?”
看着一本正经的刘禅,秦桧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
我是这个意思吗?
我怎么不知道?
不对,我特么差点儿又被你绕晕了。
“官家,元帅确实没说要撤军。
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容不得元帅不撤军了呀。
不撤军的话,粮草就保证不了。
保证不了粮草的话,就算是诸葛丞相那样的神人,也只能无奈撤军。
所以,官家您还是下令让元帅回来吧。”
本来和赵鼎一番拉扯之后,刘禅对于迁都其实已经没什么执念了。
毕竟,他想要迁都,也只是想要离岳飞近一点儿而已。
因为,给岳飞的信,在路上走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心里只想着这个了,对于具体迁都到哪儿?
还没来得及想呢!
所以,眼见赵鼎反对的那么坚决,他其实已经有点儿想要借坡下驴了。
回信慢点儿就慢点儿吧,大不了自己多写点儿,一天多发几封。
时间长了,也就能天天收到岳爱卿的回信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候,秦桧提起了他的相父。
秦桧一提他家相父,刘禅瞬间想到了那六次充满遗憾的北伐。
然后,他就想到了让他无数次午夜梦回,都久久不能释怀的秋风五丈原。
相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国力衰弱、人才凋零、民生凋敝,这些都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