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谍海孤雁 > 第1443章 舟艇(第2页)

第1443章 舟艇(第2页)

但十一米、十五米大发,是战场主力船型,性能可不能打折扣,至于十八米船,它算是指挥船、火力掩护支援船,数量不会多,且多数时候不用冲在第一级。

其柴油机,目前性能上确实差点意思,不过,已经开始设计增压装置改善性能,甚至已实际验证成功,只不过还需进一步改进优化,所以才没有安装使用。

其中一条展示的船很特殊,两侧船舷上,有用桁架连接在了浮筒上,这是为增加船的稳定性,同时浮筒也是额外油箱,可增加续航。

当然,更主要的,是桁架上加装的,粗长的一个筒状物,那是鱼雷发射器,没办法,正经鱼雷发射系统太沉重,小船可扛不动。

当然了,这只是展示品,还未有成果,按照设想,是准备用高低压原理,直接用火药将鱼雷推出发射筒,赋予鱼雷一个不低的初速。

若不行,那便将鱼雷直接挂在桁架上释放,反正大飞冲刺,也能给其一个不错初速,而且加装浮筒的船更稳定,精度上应该也还是可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便是另一型十五米、十八米船,其实就是大飞船体加宽,不再是敝开的船舱,而是有正常舱室及上层建筑。

这些船,既有战斗艇,也有巡逻艇、支援艇这些,主要是以装配武器作区分,但主力作战舟艇,尤其冲在第一线的,还是快艇跟大飞。

没办法,封闭船舱虽能起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也增大了受弹面积,在装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其被命中的几率反而更高。

而且,舟艇部队自建设伊始,便是以以小搏大为目标,面对那样的敌人,这点防护不说没用,但也肯定没多大用。

且封闭舱室,增加了重量,占用了空间,也导致其能装配的武器弹药数量减少,再加上影响了机动性,自然只能往后靠靠。

准备使用复合板舱室甚至船体的方案,已经反馈回去了,当然,如果有其他更轻便的金属或其材料,自然更好,只是能不能搞出来,林默也不确定。

说回眼前的钢船上,虽然有不少劣势,但也并非没有好的地方,像炮位,便更方便进行加固,还适配更多种类火炮。

像舰艏,因为有相对开阔的甲板空间,且去除了船舷,可直接安装带炮架的高射机枪或高射炮,也就是高低机、方向机的,直接当炮塔使。

高射机枪是直接进口的,不过正在尝试对其进行多联改造,也准备推陈出新,其实就是想把弹匣供弹,改成弹链的,再将更换枪管改水冷。

至于高射炮,已改了,保留原炮炮座,但炮身、炮机这些,换成了带英的砰砰炮,因为他水冷且用弹链连射,其实就是马克泌机枪放大版。

性能怎么说呢?极为感人,但它是老炮,仿制难度相对较低,修械所能比较快上手,且后面还会进行一番改进,像口径改成三七,威力这些改大等。

在舱顶上也设置有炮位,不过能承受的后座不强,只能架设机枪或无后座力炮,没错,林默给出方案,修械所也顺利将无后座力炮弄出来了。

就是大屁股那种,性能还勉强可以,具体射程看倍径、口径及装药这些,强的曲射能打五六公里,而且没什么后座力,所以武器桩座也能装。

但有一个很大的限制,便是喷出的尾焰,这不用说,如果直接喷在船舱内的后果,冲击波与高温,与炮弹在船舱内爆炸无异。

所以,其在船上使用极受限,像快艇与大飞,除了船尾位置,确有必要时可以配一两门使用,正常是不装配的。

而带舱室的巡逻艇,倒是可以在舱顶炮位安装,不过也只能往船两侧开火,舰艏舰艉,朝向这些方位开火时,不论炮口还是炮尾燃气,都会影响艏艉装备使用。

当然,瑕不掩瑜,无后座力炮依旧选择装备,像十五米巡逻艇,其舱顶,便安了一门又粗又长的无后座力炮,口径足有一百二十毫米,这还是林默压了压,不然他们都准备上一百六十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