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上赫然写着李平等考生的信息,以及禁考原因。
随着这张告示,交趾郡上下终于对科举的严格有了新的认识。
……
八月初九。
贡院门前,一千多名考生排着长队。
确认身份后,考生要进入一旁的棚子中,解开头发,脱掉衣物进行检查。
检查之严格,让所有考生心中为之一震。
“诸位,没想到科举如此严格,希望咱们都能发挥自身所学。
那些想要搞歪门邪道的人恐怕要傻了。”
有人高兴有人愁。
真的有人被搜出了夹带的小抄。
义纵都无语了,你知道考什么就带小抄,能用上么,就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来人,把这个大胆狂徒带上木枷,在贡院门口示众。”
作弊的考生此时已经吓得腿软,当场示众,这不是要他的命么,以后还怎么见人。
“府君开恩啊,草民以后都不敢了。”
义纵一挥手,几名士兵带着木枷一拥而上,戴上之后把人带到一旁,让他面向排队的考生们站好。
考生队伍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好,引来更多的人跟着叫好。
队伍中有的考生默默向后退了几步,他们也准备了小抄,被吓得不敢进入考场。
这一天,大汉所有郡县都在举行考试,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总有心怀侥幸的人,想要试探一下科举的严格。
其他地方如何,陆鸣不得而知,但是在交趾郡,他相信考生们已经知道了,作弊是死路一条。
一共三场考试,一场考策论,陆鸣出的题目是关于赋税的征收,如何征税才能让大汉长治久安。
第二场考的是儒家思想,如何理解大一统。
要是连大一统都不支持,这种人还是不要当官的好。
第三场考的是公文写作。
每场一考完,所有考生的试卷会被立即进行糊名,随后送去誊抄。
由义纵亲自带人监督各个环节。
在誊抄之后,立即送到陆鸣那边进行阅卷。
“废话连篇,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