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侯,交趾的读书人无不为之振奋,至今为止,已经有一千三百人报名参与科举。”
一千三百人听着不少,但这是一个郡啊。
”报名者都是哪里人?”
“主要都是赢县以及附近几个县的读书人。”
知道南越的读书人不多,但是也没想到会这么少。
就算消息传递缓慢,很多人还不知道科举的消息,这个数字也有点不好看。
一个县,相当于省会的地方,还需要和其他几个县一起才能凑齐一千三百人。
看杨县丞的样子还有点骄傲,看来这地方确实缺乏教化,以往的知识垄断非常严重。
“科举的消息已经下发到各地官府,后续应该还会有人报名的。”
感觉有些不对,杨县丞又补充道。“交趾山路崎岖,往来不便。
读书人收到消息后前来报名,会在路上耽误很多时间。”
客观情况如此,陆鸣也没有再多纠结。
“我这次来,带来了高产粮食的种子,有玉米和红薯,各郡都能分得一部分。”
……
长安城,未央宫。
“陛下,自古以来,算赋都是单独收取,如今要是摊入田亩之中,恐怕有些不合礼法。”
“陛下,若是摊入田亩之中,无地之人不必再缴纳算赋。
有地之人要承担的算赋就要增加,田亩越多的人承担的越多,未免有失公正。”
不出意外,刘彻提出要试点推行摊算入亩后,朝堂上爆发出激烈的讨论声。
太常孔臧反应最为激烈。
“陛下,此举违背祖制,不遵古法,难以服众。
天下有田者众多,要为无田者承担算赋,恐怕会让他们离心离德。
甚至会逼反他们,让大汉陷入动荡之中。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听到摊算入亩的政策,孔臧第一个想法就是陛下疯了。
算赋并不是大汉所独有的,自秦朝商鞅变法后就已经确立。
在此之前,春秋时期各国也有各种形式的赋税,类似于算赋。
如此源远流长的一项赋税,陛下竟然要做出如此大的改变。
没有田地的人凭什么不缴税,田地多的人凭什么多缴税?
不用刘彻开口,桑弘羊直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