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全琮确实无法名言反对,他现在在刘禅面前明显底气不足。加之,刘禅对他确实非常宽容,他也不好再争辩,一面落下一个把持权柄的恶名。
现在还是顺着陛下的意思办理吧!全琮心里也只能够这么想了。
于是,刘禅随即传令大司马府,将布置在海盐和舟山群岛的那支海上舰队改为海军舰队,不再称呼为水军,隶属于水军大都督府衙,由徐盛出任统帅,入驻海盐县海军水寨。
同时,大司马府发出调令:从舰队之中调出凌统,再度命其出任吴郡兵曹从事。他原本就是丹阳郡的兵曹从事,如今还是兵曹从事等于是回到了原点,降职的味道非常浓厚。
可见刘禅和大司马府,对凌统在林邑国内的作战表现是相当之不满意。所以,大司马府给予凌统的嘉奖,本来就下的非常之勉强。
当然,对于水军和海军的事情,远在成都的丞相府是远远干预不到的。他们对于陆军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水军方面的事务,则完全是由大司马府和刘禅这两方在主导。可见,刘禅和大司马府同时入驻江陵城,确实一项非常有远见的做法。
这件事的后续是:两个月之后,新上任的海军统帅徐盛,就在全琮提交给江陵城的战事和训练检讨报告的基础上面,重新制定了海军舰队和陆战队的新的作战训练大纲。
同时,徐盛当然也开始部分调整舰队的内部人事安排,上报给大司马府批准。
由于徐盛并未这件事并未报告给成都的丞相府,导致了他们的不满。但是事情在刘禅着令大司马府送交一份相应报告给成都方面,事情最终才被压制下来。
话说回来。
这时候,董和见到刘禅终于把全琮的事情搞定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是落了地了。暗自佩服皇帝陛下真是好手腕,刚柔并用,搞得全琮最终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过,董和也觉得是时候,跟陛下商议一下河套战场上面发生的几件不大不小,却事关团结的鸟事了。
伊健达和盖猛、熊平他们发生的那些事情,一一被马岱给上报到了江陵城,被董和和尚书令法正联手压下了几天时间。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等待皇帝陛下把全琮和新海军舰队的事情搞定之后再说。
于是,法正和董和两人同时去见刘禅,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带上兵曹尚书诸葛瑾。
刘禅看过马岱的表章,有听完董和与诸葛瑾两人的报告之后,脸色显得有些凝重起来,看得三人心里感觉有些忐忑不安。
但是刘禅似乎是想要把这些事情,暂时放一放,只是让董和要密切关注这些事关各支部队主将之间矛盾的后续发展情况。并且交代诸葛瑾,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随时前来向他报告。
当然,刘禅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毕竟如今河套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作为后方的江陵,对前线情况的了解,显然是信息极为滞后的。这个时候就对事件作出处置,显然并不明智,是很容易出现判断上面的偏差的。
所以,刘禅认为,大司马可以传令给马岱将军,着令他着手处理各将军之间的矛盾。毕竟,这是马岱身为大军统帅的值守之一。
而且,刘禅本身一向以来的作风,就是可以放权的地方就放权,而且不再突然涉入干预。他既然把军队交给了马岱去统帅,就要敢于让马岱去承担责任,自行处理军队内部事务。
何况,军队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刺奸在盯着,也同样需要参考他们的报告,皇帝陛下本身和大司马府,都需要给予刺奸们的职权以相应地尊重。
应该说,刘禅的缓和性态度,确实没有问题。因为很快地,江陵城的大司马府就从马岱那里,收到了两份捷报:立峰谷大捷和荒木镇大捷。
同时,四天之后,刘禅下发诏书,颁发给大汉境内富商韩龙、原来的三大荆商以及四个从事海外贸易的江东大商人嘉奖令,以表彰他们在促进对国内和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做的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嘉奖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在为财政纳税方面所做的贡献。因为纳税是每个人和每个有纳税义务的团体的义务,若是因此嘉奖他们,那么同样每个纳税人都应该得到嘉奖。
这件事在蜀汉境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确实极大的鼓舞了商人的士气,也提升了他们在国内的地位,也让他们更加倾向于支持刘禅的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