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赤心巡天 > 第三十四章 皇图霸业(第1页)

第三十四章 皇图霸业(第1页)

长案之后,皇帝放下了御笔。

因为很多年前他就已经明白,伏在案前的这个人,早已走出御笔所书的命运。

君父的权柄,不能动摇其心!

他的视线在那些奏章上停驻片刻,终于像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后,慢慢地落在案前。

“朕的辛苦,岂你能言?”

皇帝微微地抬起下巴,显出一种久远的冷峻:“你以什么名义?你是什么身份?”

姜无量伏地未起:“今夜之前,父皇的儿子。今夜之后,齐国的皇帝。”

恼人的晚风,推搡着紫帷,皇帝寂寞地垂视,就这样看着案前伏地的人。

这是他的长子。

已故前皇后殷祧为他诞下的骨血。

当年他已经贵为太子,仍然常年征战在外,为国家拓土。朝臣谏言“储君不可无后,圣纲当有所继”,是以生子无量。

他早已军政握柄,并不需要一个孩子作为龙袍加身的助力。

但需要让朝野知道,他所许诺的一切,都后继有人。

后来他坐稳龙庭,仍然南征北战,年轻的太子监国,文治天下,将朝中一切梳理得井井有条。

齐国崛起不易。武祖为这个国家留下了争霸的基础,也让天下群雄把目光落在这个国家上,千年来不曾放松警惕。

他是在山岳压脊的情况下站起来!

他记得一路走来,给他支持的那些人。

当时他还在东域乱局里抽丝剥茧,将所谓的“日出九国”一一压服,将那些霸国的触手渐次绞断……那时候就已经把目光看向了近海群岛,私下跟晏平说“若往六合,必匡东海。”

但苦于国家新盛,手底下良才有限,南征北战到处都是人才缺口,一贯羸弱的水师还没来得及怎么建设——

仍是年轻的太子站出来,为了帮他抚平朝野异见,还立下军令状。

而后亲自整训大齐水师,召集大匠研究宝船,制定了沿用至今的水师框架……在淄河上游建起长济水寨,势吞东海。

仅仅五年时间,长济水寨轰开水门,千帆齐出,淄河入海,果然大胜于决明岛。

那时候决明岛还不叫决明岛,叫“普陀”。

姜无量击退海族后,就在战场原址围船立疆,引地脉、退海潮,垒土积石,一点一点筑成了海上“普陀山”。

代表齐国,以大齐太子的身份,立于海疆第一线。

彼时钓海楼还是海上最强势力,旸谷还宣示着旧旸正统,近海形势之复杂,各家各派如星罗列阵……齐人援海之后再未离开,就在普陀山上站稳了脚跟。

后来姜梦熊登岛,搬来镇海石,压在登岛之处,亲手刻字“决明”,才从此改写。

关于决明岛这个名字的由来……既有军神姜梦熊所说“付尽生死,以决明暗”,也有东海渔民所传颂的“此岛之前,一决生死,此岛之后,皆是光明。”

殊不知“普陀山”本有别名,即“光明山”。

如果说是姜梦熊的战无不胜,将决明岛推到了并举于旸谷、怀岛的地位。是前些年海疆的那一场大胜,让决明岛成为如今的东海第一军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